企業并購并不是一件隨意的事情,整個過程非常復雜,企業并購從選取并購公司開始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選購合適的并購公司主要考察目標公司自身實力和企業外部實力,然后對目標企業進行初步調查,根據目標企業選擇原則進行篩選,最終確定企業并購的目標公司。
企業并購如何選擇目標公司流程
1、目標企業的搜尋與識別
基于并購戰略中所提出的要求制定并購目標企業的搜尋標準,編制并購目標搜尋計劃書,可選擇的基本指標有行業、規模和必要的財務指標,還可包括地理位置的限制等。而后按照標準,通過特定的渠道搜集符合標準的目標企業。
2、目標企業的初步調查
并購方通過各種途徑和渠道識別出一批“候選”目標企業(一般不超過五個),為了進一步的評判與篩選,應搜集每個目標相關生產經營、行業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依據這些信息對這些目標企業進行評價和對比。收集的信息應至少包括目標企業區位環境因素、產業環境信息、經營能力信息、財務信息、股權因素、經營管理層信息等。
3、企業并購可行性分析
目標企業的選擇標準應該立足于企業戰略性資源、知識的互補與兼容?;パa體現在企業現有的核心能力通過并購得以補充與強化;兼容體現在并購雙方擁有的資源、知識通過并購得以融合、強化與擴張。
4、目標企業盈利虧損情況
目標公司一般都是虧損企業,留下一個爛攤子。如果是優秀的,有前景的企業,那就不叫并購, 叫投資。但這種企業又有別的企業沒有的,一兩個亮點。比如說,上市公司。有專利等。收購上市公司,然后將其改造,注入母公司的業務。這是一種讓母公司能夠迅速上市的方法,俗稱借殼。那么借殼為什么一定是虧損企業呢?因為不是虧損企業, 經濟上入不敷出,人家一般不會出售自己的企業。還有虧塤企業股價已經跌到很低,收購所需的資金不多。
5、了解并購企業長遠發展
首先你得有前瞻性眼光,大的規劃。并購的公司就是你的布局點之一,等激活整個布局點,你所有的公司就會成為一個緊密的整體。沒有目的的并購不可取。就像萬達的海外并購,失敗是必然的,因為他們沒有能聯合成一個整體,反而成為累贅。
6、分長期與短期目標
分長期目標,與短期可達到目的和手段,兩種;長期是指產業前景和盈利持續性,如果沒有就不能選擇;在滿足長期目標可能性以后,再考慮短期著手的目標篩選,一要吞得下,二要經營管理跟得上,三要資源(確立實體資源和資本資源的)可運作,你的這些認知先期具備了,再說知行合一的實踐。